豬圈的類型,建造規格以及豬食槽構造設計
1.豬圈式樣的分類和建造。豬圈式樣分公豬圈,母豬圈,肉豬圈和暖圈等。(1)公豬圈 以修建平圈為好,這樣既有利于公豬自由活動,又有利于把母豬趕入公豬圈來配種.(2)母豬圈 以修建斜坡式或淺坑式圈為好。這樣,雨天不會過于泥濘或積水過多,有利于衛生和仔豬的成活。(3)肉豬圈 以修建深坑大圈為好,這樣,可以多養;又可多機肥、肥質高,有利于農業的增產(4)暖圈 冬季較寒冷的地區,晚秋斷奶的仔豬常因低溫表現生長緩慢,甚至瘦弱不長,形成僵豬,個別的還有可能凍死。
豬圈建造與豬食槽的設計
但是,如果用暖圈來飼養這些晚秋斷奶的仔豬,則可與春產仔豬一樣,取得良好的飼養效果,暖圈主要分地上暖圈和地下暖圈兩種:①地上暖圈:修建方法是:先用1米左右長的樹枝10~20根,圍著直徑1米左右的圓圈插入地面,再用麥秸束圍著樹枝象編筐似的編織嚴密,頂部編成饅頭形,在向陽的一面,留一個能讓仔豬自由出入的洞口。冬季風大,在修建前,有計劃地把3個暖窩變成一組,其周圍用土坯砌成1米多高的長方形圍墻,向陽面的墻留3個小門與暖窩的洞口相對,在暖窩與圍墻之間的空隙中塞滿麥或其他碎柴禾以保溫。為了防止雨淋,也可在圍墻上架設簡易的頂棚,暖窩內加鋪一層較厚的墊草.一般每組可飼養12~15頭斷奶仔豬。
每組暖窩前用樹枝夾成一個獨立的小運動場,不使仔豬混群。由于暖窩內溫暖干燥,斷奶仔豬從不在暖窩內排泄和壓堆,夜間仔豬的頭部都朝著洞口躺臥,呼吸新鮮空氣,對仔豬的生長發育極為有利②半地下式暖圈:建圈方法是:選擇背風向陽的地方,挖9米長(3米蓋豬圈,6米做運動場),每間寬3米,深1米,就地取土打起圍墻,圈的前檐高1.6米,后檐與地面平,圈頂北面先南北方向鋪上一層樹枝,然后在東西方向鋪上一層秫秸,上面再壓上30厘米左右踏實的土,圈頂南面一直到運動場南端蓋上塑料薄膜,夜里再加蓋草簾,豬窩內鋪上褥草,每間可喂15~20頭斷奶仔豬.6豬食槽的設計。豬圈內主要設備是飼槽,有以下三種類型
(1)固定飼槽 飼槽設在圈內,或一半在墻內一半在墻外,用磚或石塊砌成,水泥抹面,底部抹成半圓形(2)移動飼槽 飼槽用木板做成,放于圈內適當位置這種飼槽輕便,容易搬動,但不夠堅固,容易被啃壞或拱翻。(3)自動食槽 不少地方使用生干粉料喂豬,因此,飼槽也發生變化,由于干粉料含水分少,細菌不易繁殖生長,就不像喂濕拌料或稠料那樣一天喂幾次食,而是加一次料可喂10天左右,即減輕了飼養人員的勞動強度,又提高了勞動生產率. 制造自動食槽,首先應有一個料箱,能容納較多的飼料,才能維持幾天或十幾天加一次料,其次,當豬吃完食槽內的干粉料后,料箱中的干粉料要能繼續不斷地落到食槽里。另外,進入食槽中的料又不能過多,否則會溢出食槽而流于地面。
豬圈建造與豬食槽的設計
自動食槽的式樣很多,但一般都是在食槽上設置一個料箱,在料箱下部有一個下料口直到食槽,利用飼料本身的重量使干粉料通過料箱后的斜面滑到下料口,只要豬一吃料,干粉料就會*地從下料口流入食槽。不少地方在制造自動食槽時,料箱后部及兩側與食槽均用磚與水泥制成,僅下料板用2毫米厚的鐵板或木板制成。甚至有的地方自動食槽全部都是用磚和水泥制成,應注意的是料箱內各面一定要十分光滑,以減少阻力。制造自動食槽應遵守以下幾條原則:①下料板底部的下料口應低于食槽口的上緣。一般規格是下料口距地面為12厘米,食槽的高度為17厘米,這樣進入食槽的干粉料才不會溢出。②下料板與箱后面的下料斜坡應有適當的角度,下料板以75~80·為宜,下料斜坡約為65~70°,這樣可保證干粉料借自身重力而自動滑下:斜坡不能從后壁的一半開始或做成弧用形,這樣會發生阻料現象③下料斜坡與下料口的距離以9~10厘米為宜,不能過小,以免飼料阻塞④食槽中必須設隔板,每隔間距離為23~25厘米,食槽深度,肉豬用為25厘米,母猜用為28厘米⑤為了加料方便,料箱口可設置在豬圈的外面,食槽在圈內,可用自動食槽代替一段墻壁。料箱上面應有蓋,以免雨水淋入或麻雀吃料。另外,還有木制雙面自動食槽,可以隨意移動,但用時要放在豬圈中間或運動場內適當位置,加料時比較麻煩。其構造原理與單面自動食糟*一樣。有的地方因地制宜,因陋就簡,就地取材,用大汽油桶自制自動食糟,同樣適用。使用自動食槽干粉料喂豬,必須保證供應充足的清潔飲水.豬圈與豬食槽的設計是否合理,也關系到豬生長的條件是否順利,更是生產豬的基礎,所以要遵照上述的條件進行建設。